专利摘要:
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iFi与2D投影相结合的智能门禁系统,涉及安防通信技术,旨在解决无法对位于商超以及医院内存在发热症状的人员进行把控,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,其技术方案要点是: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,用于采集位于室内人员的体温以输出体温信号;处理器,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连接,响应于体温信号大于基准温度信号以输出监控指令;跟踪定位相机,与处理器连接,响应于监控指令以跟踪体温异常的室内人员。本实用新型通过LiFi接收器接收LiFi发射器输送的光传达信号,对自动门进行闭合,限制发热人员的行动范围,便于人们对发热人员的行动进行控制。
公开号:CN214335826U
申请号:CN202120324487.4U
申请日:2021-02-04
公开日:2021-10-01
发明作者:陈清祥;黄洪杰;阿达穆·穆罕默德·布哈里;拉希尔·穆什塔克;陈清汉;潘舜杰
申请人:Shaoxing Aifenghua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;
IPC主号:G07C9-37
专利说明:
[n0001]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通信技术,更具体地说,它涉及一种LiFi与2D投影相结合的智能门禁系统。
[n0002] 近年来,随着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受很大的破坏,全球新型疾病在不断增加,流感肆虐。众所周知,流感的传染性很强,人体患流感的主要特征包括发热,在一些人员密集的场所,例如:小区、办公楼、幼儿园等,一旦有人患病,其他人被传染的可能性就极强,尤其在幼儿园中,儿童身体抵抗力不如成年人强,如果校方在看护儿童时,仅是在发觉儿童发烧后再测量体温、采取保护措施,很容易出现疏漏或发现不及时的问题,进而造成大量儿童被交叉感染的情况。因此,在密集的公共场所中,为避免病毒传播广泛,及早发现病情是很重要的一个举措。
[n0003] 人们常在医院、大型商超、学校等场所设置热成像仪对人体的体温进行检测,且配备安保人员或医护人员对人员进出学校、商超以及医院的出入口时,人员的热成像进行观察,由于部分传染性疾病存在一定的潜伏期,但仅能对进出口进行把控,无法对位于商超以及医院内存在发热症状的人员进行把控,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。
[n0004]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[n0005]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,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iFi与2D投影相结合的智能门禁系统,通过LiFi接收器接收LiFi发射器输送的光传达信号,对自动门进行闭合,限制发热人员的行动范围,便于人们对发热人员的行动进行控制。
[n0006]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:一种LiFi与2D投影相结合的智能门禁系统,包括:
[n0007]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,用于采集位于室内人员的体温以输出体温信号;
[n0008] 处理器,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连接,响应于体温信号大于基准温度信号以输出监控指令;
[n0009] 跟踪定位相机,与处理器连接,响应于监控指令以跟踪体温异常的室内人员;
[n0010] LiFi发射器,与处理器连接,响应于监控指令以输出光传达信号;
[n0011] LiFi接收器,用于与自动门连接,接收光传达信号以闭合自动门。
[n0012]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对位于室内的人员体温进行检测,从而输出体温信号,并且通过处理器对体温信号进行对比,在体温高于37摄氏度时,处理器输出监控指令给LiFi发射器和跟踪定位相机,跟踪定位相机对发热的人员进行监控定位,便于医护人员以及安保人员及时找到发热的人员,并且通过LiFi接收器接收LiFi发射器输送的光传达信号,对自动门进行闭合,限制发热人员的行动范围,便于人们对发热人员的行动进行控制。
[n0013]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:还包括追光灯和DMX512转换器,所述追光灯通过DMX512转换器与处理器连接,响应于监控指令跟随跟踪定位相机投射定位光圈。
[n0014]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通过DMX512转换器,能在接收监控指令,能使得追光灯跟随跟踪定位相机对发热人员的位置进行跟踪,并且通过定位光圈,方便人们进行辨识。
[n0015]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: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放大电路、A/D转换电路以及电压比较器至处理器,所述电压比较器连接有用于提供基准温度信号的基准电压电路。
[n0016]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通过放大电路对采集的温度信号进行放大,并且通过A/D转换电路,能将模拟信号转换为高低电平的数字信号,便于处理器的处理,提高处理器的反应速度,且降低处理器的负荷。
[n0017]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:所述放大电路包括三极管放大电路,所述三极管放大电路包括硅三极管,所述硅三极管的基极串联滤波电容至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,所述硅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连接有偏置电阻。
[n0018]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通过硅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连接偏置电阻,能对体温信号提高偏置电压,始终对体温信号进行放大,并且通过滤波电容的设置,能提高体温信号的精度。
[n0019]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:所述放大电路还包括运算放大器,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其输出端之间并联有反馈电阻,所述反馈电阻的两端并联有抗振电容。
[n0020]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通过运算放大器连接反馈电阻,能对经硅三极管放大的体温信号进行二次放大,便于后续对体温信号的比较和处理。
[n0021]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:所述基准电压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上拉电阻和可调电位器,所述可调电位器的活动端与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。
[n0022]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通过上拉电阻和可调电位器的设置,能提供滑动可调电位器对提供的基准电压进行调节。
[n0023]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: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开关三极管,所述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常开型的继电器,所述继电器的受控端串联在跟踪定位相机的供电回路。
[n0024]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通过开关三极管的设置,在体温信号大于基准温度信号时,输出高电平信号使得开关三极管导通,继电器得电进而对跟踪定位相机进行供电,更加节能。
[n0025]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:所述LiFi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控制自动门闭合的电磁门吸,所述处理器包括基于SMT32系列的单片机最小系统、第一晶振电路和第二晶振电路,所述第一晶振电路的时钟频率为8MHZ,所述第二晶振电路的时钟频率为32.768KHz。
[n0026]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通过第一晶振电路和第二晶振电路能提供给处理器两种振荡频率,可以提高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处理速度,当需要进行高速处理的时候选择高频时钟,当需要低速运行的时候则可以选择低频时钟,由此可以进行分类处理和选择,有利于提高处理器的运行速度。
[n0027] 综上所述,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:
[n0028] 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对位于室内的人员体温进行检测,从而输出体温信号,并且通过处理器对体温信号进行对比,在体温高于37摄氏度时,处理器输出监控指令给LiFi发射器和跟踪定位相机,跟踪定位相机对发热的人员进行监控定位,便于医护人员以及安保人员及时找到发热的人员,并且通过LiFi接收器接收LiFi发射器输送的光传达信号,对自动门进行闭合,限制发热人员的行动范围,便于人们对发热人员的行动进行控制。
[n0029]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方框图;
[n0030]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热释红外电传感器的结构框图;
[n0031]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电路图;
[n0032]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。
[n0033] 图中:1、热释电红外传感器;2、处理器;3、跟踪定位相机;4、LiFi发射器;5、LiFi接收器;6、追光灯;7、DMX512转换器;8、A/D转换电路;9、电压比较器;10、基准电压电路;11、三极管放大电路;12、运算放大器;13、电磁门吸。
[n0034]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,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。
[n0035] 一种LiFi与2D投影相结合的智能门禁系统,如图1和图3所示,包括: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、处理器2、跟踪定位相机3、LiFi发射器4、LiFi接收器5,其中,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设置在室内的天花板处,用于采集位于室内人员的体温以输出体温信号,而处理器2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连接,响应于体温信号大于基准温度信号以输出监控指令,并且与处理器2连接的跟踪定位相机3,响应于监控指令以跟踪体温异常的室内人员,与处理器2连接的LiFi发射器4,响应于监控指令以输出光传达信号,LiFi发射器4与LiFi接收器5通讯连接,且LiFi接收器5安装在自动门上,实现接收光传达信号以闭合自动门,还包括追光灯6和DMX512转换器7,追光灯6通过DMX512转换器7与处理器2连接,响应于监控指令跟随跟踪定位相机3投射定位光圈。
[n0036] 在本实施里中,跟踪定位相机3为基于红外定位的摄影设备,配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实现对发热人员的跟踪,LiFi发射器4和LiFi接收器5为基于利用可见光波谱(如灯泡发出的光)进行数据传输的全新无线传输技术的数据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,为本领域人员所公知且能操作的技术,故不再多作赘述。
[n0037] 并且,在本实施例中,LiFi接收器5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控制自动门闭合的电磁门吸13,处理器2包括基于SMT32系列的单片机最小系统、第一晶振电路和第二晶振电路,第一晶振电路的时钟频率为8MHZ,第二晶振电路的时钟频率为32.768KHz
[n0038] 如图2所示,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放大电路、A/D转换电路8以及电压比较器9IC2至处理器2,电压比较器9IC2连接有用于提供基准温度信号的基准电压电路10,其中,放大电路包括三极管放大电路11和运算放大器12,三极管放大电路11包括硅三极管Q1,硅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滤波电容C1至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的输出端,硅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连接有偏置电阻,而运算放大器12的反向输入端与其输出端之间并联有反馈电阻,反馈电阻的两端并联有抗振电容,具体的,硅三极管Q1为NPN型的三极管,而运算放大器12为基于芯片LM324。
[n0039] 如图2所示,基准电压电路10包括相互串联的上拉电阻R5和可调电位器RP,可调电位器RP的活动端与电压比较器9IC2的反向输入端连接,并且电压比较器9IC2的输出端连接有开关三极管Q2,开关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联常开型的继电器KM1,继电器KM1的受控端串联在跟踪定位相机3的供电回路。
[n0040] 工作过程:通过位于室内天花板处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对经过热释电传感器下方时,人体的体温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测得体温信号,并通过三极管放大电路11和运算放大器12对体温信号进行倍数的放大,通过调节基准电压电路10中可调电位器的阻值,使得在电压比较器9的反向输入端提供基准温度信号,例如模拟37摄氏度的电压值,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检测到体温高于37摄氏度的发热人员时,电压比较器9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,使得开关三极管导通并使继电器得电,对跟踪定位相机3进行供电,配合处理器2使得跟踪定位相机3对发热人员的位置进行跟踪,便于医护人员和安保人员及时发现并寻找,同时追光灯6通过DMX512转换器7与处理器2连接,在跟踪定位相机3捕捉发热人员的位置时,能通过追光灯6对发热人员进行定位,方便安保人员或医护人员的寻找,同时处理器2输经LiFi发射器4输送给LiFi发射器4光传达信号,使得自动门上的电磁门吸13得电吸合,保持自动门处于常闭状态,限制发热人员的活动区域,便于人们及时控制发热人员,减小传染的可能。
[n0041]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,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,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。应当指出,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,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,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。
权利要求:
Claims (8)
[0001] 1.一种LiFi与2D投影相结合的智能门禁系统,其特征在于:包括:
热释电红外传感器(1),用于采集位于室内人员的体温以输出体温信号;
处理器(2),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(1)连接,响应于体温信号大于基准温度信号以输出监控指令;
跟踪定位相机(3),与处理器(2)连接,响应于监控指令以跟踪体温异常的室内人员;
LiFi发射器(4),与处理器(2)连接,响应于监控指令以输出光传达信号;
LiFi接收器(5),用于与自动门连接,接收光传达信号以闭合自动门。
[0002] 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iFi与2D投影相结合的智能门禁系统,其特征在于:还包括追光灯(6)和DMX512转换器(7),所述追光灯(6)通过DMX512转换器(7)与处理器(2)连接,响应于监控指令跟随跟踪定位相机(3)投射定位光圈。
[0003] 3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iFi与2D投影相结合的智能门禁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(1)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放大电路、A/D转换电路(8)以及电压比较器(9)至处理器(2),所述电压比较器(9)连接有用于提供基准温度信号的基准电压电路(10)。
[0004] 4.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iFi与2D投影相结合的智能门禁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放大电路包括三极管放大电路(11),所述三极管放大电路(11)包括硅三极管,所述硅三极管的基极串联滤波电容至热释电红外传感器(1)的输出端,所述硅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连接有偏置电阻。
[0005] 5.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iFi与2D投影相结合的智能门禁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放大电路还包括运算放大器(12),所述运算放大器(12)的反向输入端与其输出端之间并联有反馈电阻,所述反馈电阻的两端并联有抗振电容。
[0006] 6.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iFi与2D投影相结合的智能门禁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基准电压电路(10)包括相互串联的上拉电阻和可调电位器,所述可调电位器的活动端与电压比较器(9)的反向输入端连接。
[0007] 7.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LiFi与2D投影相结合的智能门禁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电压比较器(9)的输出端连接有开关三极管,所述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常开型的继电器,所述继电器的受控端串联在跟踪定位相机(3)的供电回路。
[0008] 8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iFi与2D投影相结合的智能门禁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LiFi接收器(5)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控制自动门闭合的电磁门吸(13),所述处理器(2)包括基于SMT32系列的单片机最小系统、第一晶振电路和第二晶振电路,所述第一晶振电路的时钟频率为8MHZ,所述第二晶振电路的时钟频率为32.768KHz。
类似技术:
公开号 | 公开日 | 专利标题
TW202012953A|2020-04-01|微波探測器和微波探測方法及智能設備
JP5289677B2|2013-09-11|少なくとも1人の人の生理的パラメータ及びある領域内での動きを捕捉し観察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
Yavari et al.2014|Is there anybody in there?: Intelligent radar occupancy sensors
CN201867924U|2011-06-15|三波长红外火焰探测器
CN214335826U|2021-10-01|一种LiFi与2D投影相结合的智能门禁系统
CN107588857A|2018-01-16|红外线位置感测装置
CN103169547A|2013-06-26|一种基于经皮供能的反馈式人工肛门括约肌
CN107741712A|2018-02-27|一种集成式监控装置
CN106534809A|2017-03-22|一种互联网智能监护仪
KR20150106124A|2015-09-21|볼로미터형 적외선 검출기를 내장한 육아용 헬스케어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육아 헬스케어 방법
CN206060824U|2017-03-29|一种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系统
CN104123830A|2014-10-29|一种具有红外转发和红外探测功能的装置及方法
CN210136549U|2020-03-10|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远程监控报警系统
CN108828579A|2018-11-16|一种基于红外唤醒的fmcw雷达测距电路
CN206726443U|2017-12-08|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
CN206649624U|2017-11-17|基于红外线遥控的交易控制系统
CN109035654A|2018-12-18|一种基于红外判定的医生护士防身警报系统
CN105890770A|2016-08-24|基于热释电技术的人体状态检测装置
CN109211409A|2019-01-15|病床监测系统
CN211180248U|2020-08-04|一种存在式人体红外传感器
CN205485400U|2016-08-17|一种声控灯及包含该灯的声控灯系统
CN205334659U|2016-06-22|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红外报警器
Morales et al.2019|Real-time temperature and audio baby monitoring using IoT technologies
CN103442476A|2013-12-11|Led照明系统红外识别控制器
Klein2015|Non-intrusive information sources for activity analysis in ambient assisted living scenarios
同族专利:
公开号 | 公开日
引用文献:
公开号 | 申请日 | 公开日 | 申请人 | 专利标题
法律状态:
2021-10-01| GR01| Patent grant|
2021-10-01| GR01| Patent grant|
优先权:
申请号 | 申请日 | 专利标题
CN202120324487.4U|CN214335826U|2021-02-04|2021-02-04|一种LiFi与2D投影相结合的智能门禁系统|CN202120324487.4U| CN214335826U|2021-02-04|2021-02-04|一种LiFi与2D投影相结合的智能门禁系统|
[返回顶部]